首页

sm网站美脚

时间:2025-05-23 18:51:31 作者:既防风固沙又助农增收 沙漠玫瑰带动多产业发展 浏览量:44119

  中新网苏州12月8日电 (记者 钟升)7日,《奇巧技——核雕的记忆与技艺》特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展,以105件/套明清至今的核雕精品,发掘核雕作为宫廷艺术收藏品与民间工艺品的深厚历史人文底蕴,及明清以来的工艺传承。

历朝历代的核舟作品组成了一支形态各异的核舟船队。 中新网记者 钟升 摄

  “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雕,又称果核雕刻,是中国传统的微型雕刻工艺,最早见于明朝的文献记录中。匠人们利用果核的自然形态和起伏变化,采用雕、镂、镌、锉、凿、钻等技法,在其上雕刻出各色人物、花鸟、兽虫、山水、舟船、楼阁等形象和文字内容。明朝的《核舟记》,使核雕这一非遗技艺为大众所熟知,径寸之间展现的精湛技法令人赞叹不已。

  核雕是苏州代表性的非遗技艺之一,《核舟记》中所描写的核舟,就是明代苏州核雕艺人王叔远的作品。2008年,核雕(光福核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众参观展出的核雕。 中新网记者 钟升 摄

  据吴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核雕艺术起初只是在果核上简单地篆刻文字。至清朝中期时,核雕艺术达到鼎盛,甚至促使清宫造办处参与设计、雕琢核雕。核雕的题材也从古人诗词等,向世俗生活拓展。技巧上由圆雕、浮雕、镂空雕等技法相结合,形成了雍容华贵的风格。在广州十三行,还有外商订购西洋主题图案的核雕,令核雕这一中国传统技艺扬名海外。

  核雕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表示,核雕是一种小门类展品,少有博物馆会给予特别的关注。此次展览完整地将从明代至近代的核雕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有利于研究者今后更为深入地认识和研究核雕技艺。(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探访新疆智能温室系统:大小番茄“住”椰糠听音乐 “喝水”精确到滴

广州9月14日电(李京统)近日,在2024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相关活动上,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就如何培育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如何创新发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机制等问题接受采访。

日本执政联盟未获众议院过半议席 经济问题叠加黑金丑闻影响选情

2022年,宾大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在宾大举办中国建筑师展览,展览中唯一的宾大女学生就是林徽因。当时他也好奇为什么林徽因没有拿到建筑学学位。他看了很多历史档案,发现林徽因把所有的建筑系课程修完了,都拿到了很好的成绩。之后,他发起调研和审阅程序,在得到所有院长同意后,最终决定在林徽因入学100年后的2024年补发学位。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话“一山一河生态事”

麦戈德里克:食品等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骤减,今年2月相较1月减少了大约一半。此外,我们也难以将援助物资从加沙南部运送到加沙北部,也就无法定期满足当地所需。正因如此,加沙北部面临营养不良和粮食不安全问题。

中外学者齐聚“西阴论坛”共论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

2016年南投灯会上,一只名为“土拨鼠”的花灯成为焦点。造型中,苍白的脸庞加了一圈白毛,细长弯曲的四肢趴俯在地,“鼠不像鼠”。有网友质疑“这到底是什么妖孽”“骗我没看过土拨鼠吗”,还有人将其比喻成电影《千与千寻》中的角色“无脸男”。直到花灯制作方中华花灯艺术协会回应,这只“土拨鼠”其实是“土行者”,也就是沙漠中的狐獴。原来是工作人员在搬运过程中出错,误放成“土拨鼠”名牌了。

“五一”假期平遥古城日均客流量预计达8万人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号召,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级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